ISBN/ISSN:18160514(36)
出版日期:2023-05-30
NT$ 333
NT$ 350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 內容試閱
  作家楊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989年《悲情城市》上映時,臺灣社會充滿著探究歷史的勇氣。雖然戒嚴的恐懼仍在,但《悲情城市》這類電影並不滿足於悲情的渲泄,而是希望透過歷史細節的探究與重現,呈現出歷史悲劇及其中真實而複雜的人事:二二八事件前後的省籍衝突、語言隔閡、利益糾葛、兩岸幫派合作等等,當然還有那一代紅色青年的理想與奮鬥。然而,33年過去了。楊渡認為,臺灣電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探索卻意外停留在林文清(梁朝偉所飾)那張蒼白驚惶的臉,以及林文清被迫說出的那句:「我是臺灣人」。「那種沙啞的咿咿嗚嗚聲,近乎哭聲」的臺灣認同,在本土意識形態脅迫下諷刺地成為一種壓迫的力量,楊渡認為,「我們彷彿都變成了林文清,不容許有任何瘖啞和異議」。[1]在《悲情城市》裡,林文清的瘖啞是歷史創傷的象徵,「我是臺灣人」是在壓迫的創痛中誕生的。而如今「我是臺灣人」反倒成為一種歇斯底里,一種不讓人說話,不願意面對歷史的強迫症。但是,這個在1990年代本土化運動中「被發明的臺灣」未必就是臺灣歷史發展中唯一的軌跡。重回歷史的企圖(包括楊渡的書寫),因此,也就在於鬆動「我是臺灣人」的僵固性與絕對性,帶我們回到歷史生發的時刻,端視檢閱其豐富的可能性。
 
  本期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由中央大學英文系的周慧玲教授與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的許仁豪教授客座編輯,收錄了五篇專題論文與一個劇場論壇。這些文章不只回顧了1980年代(也就是《悲情城市》最初拍攝與放映的那個年代)的小劇場運動,更以之為座標向前、向外延伸至1970年代的海外保釣話劇和1990年代的亞洲民眾戲劇,並且深入小劇場運動中的左翼精神和系譜,作為後續臺灣劇場運動發展的參照系,提醒我們當年所謂的「臺灣小劇場運動」不只是「臺灣的發明」。三篇論壇文章則回顧了橫跨兩岸、更為深遠的戲劇傳播;不論是莫里哀劇本跨越臺海的傳譯與流播、戰後臺灣國語話劇的發展,還是國光劇團的新編歷史劇,我們都可以看到多元異質的元素如何豐富了所謂的臺灣戲劇史。劇場史學的回顧與前進,因此,也就與如何理解臺灣側身於兩岸分斷與東亞跨境交流的歷史相關,與如何重新思考1980年代臺灣奔放的思想脈動相繫。回顧,不是為了重述悲情,或是鞏固「發明」,而是為了在現實的困頓中大步向前,拾回被隱匿的思想方向。
 
  除了劇場史學專題外,本期還收錄了四篇一般論文:吳慧娟的文章討論央視節目《城市夢想》中的文化情感政治,以理解中國夢的想像如何召喚資本發展所拋出的農民工,並將之重新縫合入新自由主義的想像裡。史唯與劉世鼎將中國網民紀念李文亮醫生的留言視為一座網路上的「哭牆」,以理解情感公眾之於當前中國社會中的政治意義。麥樂文的文章聚焦在劇作家邱剛健出入港臺電影製作的文化實踐,如何透過「展演中國性」的諸多嘗試穿透冷戰與內戰交合的跨境文藝體制,從而提示了一個華語語系未來的可能。鄭芳婷則關注當前臺灣女性官兵的性別困境,指出性別平權的開展,尤其在軍隊裡,往往為女性官兵形成了另類的壓迫。[…]這些論文或有不同的側重,但都展示了文化研究直面歷史與現實的勇氣和努力,值得讀者關注。
 
  本期亦納入了一組書評論壇,討論王德威老師主編的《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三位評論者對之有不同的體會。陳冠薇強調此《新編》「史蘊詩心」的觀點,突破的紀年與流派的文學史敘述體例,展現了不同的史觀。蔡孟哲則深入了現代性重構的這個課題,指出《新編》跳脫了民族國家的框架想像另一種中國現代性。黃文倩則對《新編》的另類史觀難以苟同;她以另外兩本文學史—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及錢理群等人編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來和《新編》對比,比較其中魯迅書寫的異同,從而指出《新編》不論如何創新、好看,都不當忽略文學史「認識中國現當代歷史、社會、文化歷程的價值與意義」。[…]郭禹彤的書評討論的雖然是不同脈絡中的歷史書寫—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畢爾德(Mary Beard)討論西方古典文化的《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Women & Power: A Manifesto, 2019),但關於女性在歷史中的呈現及其賦權的可能,與前述書評論壇的討論亦有不少可以相互參照的地方。
 
  不論東方或西方,古典或當代,或許歷史最為有趣之處,便是歷史生發的時刻,因為那也是歷史尚未定形,依然充滿可能的時刻。如同1985年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回到未來》所提示的,想要改變未來,我們就必需面對過去,勇敢地撥亂反正,因為那才是歷史生發的時刻。
 
[1]楊渡。2023/03/29。〈比《悲情城市》更悲情的〉,《聯合報》。Retrieved from:
──節錄自本期編輯室報告:王智明〈回到歷史生發的時刻〉

許仁豪(Jen-Hao Walter HSU)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美國康乃爾大學劇場藝術博士。研究關注現當代華語文戲劇,表演,性別與文化理論,戲劇史論。

 

周慧玲(Katherine Hui-ling CHOU)
臺灣資深劇場導演、藝術評論家。

 

陳柏旭(Po-Hsi CHEN)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洲與中東研究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陳克倫(Ko Lun CHEN)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郭亮廷(Liang-Ting KUO)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現為大學兼任講師,譯有尚—路克.南希與瑪蒂德.莫尼葉合著《疊韻》(Alliteration)、諾丘.歐丁的《無用之用》(L'Utilita dell'inutile)、尚—克洛德.卡里耶爾的《與脆弱同行》(Fragilite)等書。

 

李宇哲(Je Yu LEE)
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秦嘉嫄(Jia-Iuan CHIN)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戲劇博士。研究專長為現當代劇場及表演藝術理論,近年來授課及研究方向致力探索表演藝術
新興研究主題,如特殊場域、觀眾參與、以及行動科技的討論。

 

羅仕龍(Shih-Lung Lo)
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系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任清華大學華語中心主任、臺灣戲劇暨表演產業研究學會常務理事。著有法語專書《十九世紀法國戲劇舞臺上的中國》。

 

徐亞湘(Ya Hsiang HSU)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兼主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戲劇史、兩岸戲劇交流史、中國話劇史。著有戲劇(曲)專作《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灣劇史沈思》、《島嶼歌戲:王金櫻世代》等十餘冊。

 

王璦玲(Ayling Wang)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榮休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博士,曾獲國科會優等研究獎勵、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專長領域為古典戲曲、當代戲曲、明清文人文化,著有《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1998)、《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2005)。

 

吳慧娟(Hui-Chuan WU)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近期研究領域為移民/工文學、跨太平洋文學和報導文學。學術論文出版於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中外文學》等。亦有專書論文收錄於The Subject(s) of Human Rights和《他者與亞美文學》。

 

史 唯(Wei SHI)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副教授。曾於1990年代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擔任記者和製片人,著有《漂流在中國的拉斯維加斯》(2018)一書。多篇文章曾發表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思想》、《人間思想》、Journal of Youth Studies、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及Continuum。

 

劉世鼎(Shih-Diing LIU)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教授,著有The Politic s of Peopl e : Protest Cultures in China(2019)一書。多篇文章曾發表在《讀書》、《二十一世紀》、Positions、Third World Quarterly、Interventions、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New Left Review。

 

麥樂文(Sam Lok-Man MAK)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研究興趣包括電影、認同、情動和文化研究,目前計劃聚焦冷戰結束前後的臺港電影。論文散見《文化研究》、《台灣文學研究》等。

 

鄭芳婷(Fan-Ting CHENG)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當代劇場、酷兒批判、島嶼論述。論著發表於The Drama Review、Asian Theatre Journal、《戲劇研究》、《中外文學》等國內外期刊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陳冠薇(Kuan-Wei CHEN)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現當代文學。歷任清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現為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蔡孟哲(Meng-Che TSAI)
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社會學碩士。曾任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清大中文系與人社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化研究及批判理論、性/別研究及酷兒理論。

 

黃文倩(Wen-Chian HUANG)
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任文學院田野調查研究室主持人,曾任兩岸文學評論刊物《橋》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兩岸現當代文學/文學史、文學理論與批評實踐等等。近年開始關心與思考中國視野下的「民國」想像與重構等相關問題。

 

郭禹彤(Yu-Tong GUO)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研究專長為當代媒介、文化記憶,以及大眾文化與創意產業分析。

編輯室報告:回到歷史生發的時刻

專題:邁向新臺灣劇場史學

 

專題導言
回望歷史,邁向新歷史意識|許仁豪、周慧玲

 

專題論文

「下層階級站到舞臺前」:
海外保釣運動中的業餘話劇(1971-77)|陳柏旭
小劇場運動的視覺文化譜系與歷史剪輯:重探「河左岸」的《兀自照耀著的太陽》|陳克倫
運動死後的運動—王墨林關於地理終結的可能回應|郭亮廷
後冷戰時代的民眾民主視野:亞洲民眾戲劇工作者的路徑|李哲宇
小又短命:1990年代小劇場與咖啡空間

 

劇場論壇

「捉賊啊!捉賊!」?──從李健吾的莫里哀譯本傳播談起|羅仕龍
戰後初期的國語話劇|徐亞湘
國光劇團新編歷史劇
「清宮三部曲」中之歷史敘事與主體展現|王璦玲

 

學術論文
研究論文

農民工與中國夢:《城市夢想》的文化情感政治|吳慧娟
「哭牆」作為一種情感空間|史唯、劉世鼎
展演中國性:邱剛健與臺港冷戰電影體制的轉化|麥樂文

 

研究議題與紀要
作為證物與證詞之人:臺灣當代女性官兵的性別人權困境|鄭芳婷

 

書評論壇:《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一部「詩心」凌駕於「史識」的文學史:論《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史蘊詩心」的方法與實踐|陳冠薇
現代性的重構:評《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蔡孟哲
痛與痛感:三部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魯迅書寫比較|黃文倩

 

書評
厭女的文明:
評《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郭禹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