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編
ISBN/ISSN:16808428(44)
出版日期:2023-01-31
NT$ 237
NT$ 250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好評推薦
  • 目錄

  趕在農曆年節期間,《資訊社會研究》第 44 期在編輯委員、審查人與作者的共 同努力下順利出刊。新的一年,《資訊社會研究》為各位讀者帶來了三篇研究論文、 一篇研究紀要與一篇書評。希望藉由此期的各篇論文,《資訊社會研究》能繼續為讀 者們開闢新的視野,引領更多的對話與交流。

 

      本期的三篇研究論文,第一篇為陳靜君的〈從調節焦點理論檢視人們面對即時通 訊軟體政治不一致的回應策略〉,本篇論文聚焦於一個重要的經驗議題:我們會如何 面對即時通訊軟體上的政治意見衝突?陳靜君採用調節焦點理論進行實證經驗探究, 並發現近八成台灣民眾經常採取的是保守迴避的策略。這顯示了,若要實現民主社會 的平等互動理念,我們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第二篇論文為楊竹惠與劉慧雯的〈從 「韓粉出征,寸草不生」現象論庶民對抗型公共領域的再現〉,本篇論文以 2020 年 總統大選中「韓粉」的「網路出征」為探討對象,主張韓粉可被視為一種對抗性公 眾。論文檢視了這些所謂網路出征行動的論述特色,並分析其對於台灣政治傳播與民 主造成的影響。第三篇則為吳泰毅、鄧玉羚的〈初探台灣民眾對人工智慧產品與服務 之採用經驗與信任感〉,兩位作者結合創新傳布與調節焦點理論,分析台灣社會中不 同特質的使用者在人工智慧產品的採用上觀感與經驗的差異。例如,研究指出先驅型 使用者最看好人工智慧科技在服務上的優勢,而越是看好人工智慧所具備相關優勢之 使用者,整體產品與服務的採用也愈多。這篇論文除了擴充經典理論上的適用性外, 相信更重要的貢獻會在於有助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在市場推廣上的策略擬定。

 

      本期亦收錄了一篇研究紀要〈從區位理論探討線上遊戲與行動遊戲之競爭—— 由消費者角度分析〉,兩位作者張彤瑄、王嵩音在論文中探討線上遊戲與行動遊戲平 台之間的競爭情形。一般可能會認為,台灣的遊戲市場已逐漸轉移至行動平台上,但 兩位作者的研究顯示兩種平台之間可能實際上能互補缺陷,並於市場中共同生存。此 外,本期也刊登了一篇曾懷寬撰寫的〈書評:AI 時代的人類優勢——《造局者:思考 框架的威力》〉,向讀者評介這本由庫基耶(Kenneth Cukier)、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以及德菲爾利柯德(Francis de Ve?ricourt)合著之新作。

 

      最後,本期〈對話世界頂尖學者專欄〉邀請現為史丹佛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博士後研究學者的卓牧融,與史丹佛大學的 Paul C. Edwards 傳播學講座 教授 Byron Reeves 進行對談,主題為〈傳播研究中理論運用的優點與限制〉。在對 談中,Byron Reeves 博士分享了他如何看待理論運用在今天傳播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並分析了理論對於推動科學發展的正負面影響。特別要跟讀者們報告的是,為了更進 一步推動知識的傳播,從本期開始,〈對話世界頂尖學者專欄〉將會同步提供中文翻 譯。希望這樣的嘗試能夠讓台灣社會的讀者在更熟悉的文字中享受知識的饗宴。

 

 

《資訊社會研究》主編 吳齊殷博士 2023 年 1 月 28 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