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編
ISBN/ISSN:16808428(45)
出版日期:2023-07-31
NT$ 250
NT$ 250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好評推薦
  • 目錄

  《資訊社會研究》第45期在編輯團隊、審查人與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順利出刊。在本期中,我們共收錄了三篇研究論文與一篇書評。希望藉由本期的各篇論文,《資訊社會研究》能繼續為讀者們開闢新的視野,引領更多的對話與交流。

 

  本期的三篇研究論文分別為甘偵蓉的〈為什麼應該讓人工智能做倫理衝突的緊急決策?〉、施琮仁的〈從素養到行動:探討公民線上推理能力與查證分享行為的關係〉,以及王昱凱、陶振超的〈邊緣人的力量:以代理人基模型檢驗謠言傳播效果〉。在第一篇論文中,甘偵蓉透過檢視過去反對人工智能進行倫理決策的批評,闡明過去對於倫理決策系統的誤解,進而主張人工智能在面對倫理兩難的議題上有助於人類進行決策。第二篇論文中,施琮仁運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資料,探討公民線上推理能力形成之因素,以及此一能力與查證行為之間的關係。這一討論對於假訊息充斥的當代社會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經驗實證意涵。第三篇論文也與網路資訊傳播現象有關。王昱凱與陶振超針對社群平台的謠言傳散,分析邊緣人與意見領袖傳播的效果差異。結果顯示,似乎與一般想像不同,所謂邊緣人反而能通過較少連結來影響更多的使用者。相信這三篇論文能夠分別為讀者帶來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在人工智能應用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力越趨重要的今天,讓我們對於當下與未來都能有更好的認識。

 

  除了三篇研究論文外,本期收錄的書評為蕭維毅針對林瑋嬪主編之《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進行的評述。對於新媒介如何創造新的宗教社會性之現象感興趣的讀者,應能在此書評中一窺本書堂奧。此外,本期《資訊社會研究》依舊持續為讀者們帶來與國際頂尖學者之對話。本次對話由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劉育成副教授,與俄國聖彼得堡大學社會系講座教授Andrey Rezaev進行對談。Andrey Rezaev教授以「人造社會性」這一概念來捕捉人工智能逐漸普及的當代社會中,人與機器互動的新社會性場景。在對話中,Andrey Rezaev教授也分享了他認為從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角度該如何思考人工智能這一科技產物及其帶來的社會現象。

 

 

  最後,也向各位讀者報告本刊編輯團隊的新氣象,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許詩嫻助理教授將於今年8月開始加入本刊編輯團隊,透過學術新血的加入,希望本刊能夠繼續為讀者們帶來更多學術及思想上的激盪與啟發。

 

 

《資訊社會研究》主編 吳齊殷博士,202373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