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編
ISBN/ISSN:16808428(39)
規格:

單色

出版日期:2020-07-31
NT$ 237
NT$ 250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好評推薦
  • 目錄
2020 年上半年度,受到肆虐全球的 COVID-19 疫情影響,許多規劃的學術活動、研討會、國際交流都被迫停擺。本刊過往每年都會在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年會上舉辦的編輯委員會交流活動,也同樣受到影響而取消。所幸,《資訊社會研究》第 39 期在作者、審稿人與編委們的投入與支持下,仍能順利出刊。 
 
本期除了〈對話世界頂尖學者〉專欄與四篇一般論文外,還收錄了去年11 月英國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教授兼主任 Philip Howard 博士來台期間於「假訊息防制」工作坊發表的專題演講。在此一提名為〈運算宣傳〉的演講中,Howard 博士說明了運算科技在假新聞現象上扮演的角色與對社會帶來的影響。當時未能到現場參與演講的會員和讀者們,可藉此機會一讀其論述與主張。 
 
〈對話世界頂尖學者〉專欄這一期的訪談學者同樣是 Howard 博士。政治大學鄭宇君副教授受邀於 Howard博士訪台期間,與其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訪談的主題為「社交媒體上的運算宣傳:對民主的挑戰與機會」。訪談從社群媒體近年來顯現出的矛盾性——一方面既似乎促進公眾參與,另一方面卻也成了假新聞氾濫的平台——出發,扣連到Howard博士關於運算宣傳的研究主題,並進一步嘗試探究可能的解方與出路。 
 
最後,本期的主角,四篇研究論文分別為:林宇玲的〈使用者自製內容對報紙報導選舉新聞的影響:以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為例〉,該文以內容分析法探討了2016 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台灣四家報紙媒體如何挪用了使用者自製生產之內容。曹家榮的〈Poke?mon GO 的「擴增實境」如何可能?一種科技現象學的詮釋〉,該文從科技現象學取徑切入,主張 Pokemon GO 遊戲所帶來的擴增實境遊戲經驗,實際上涉及了遊戲玩家與行動裝置的各種實作關係。李長潔的〈回家與旅行之間:過程語藝與手遊 《旅行青蛙》〉,嘗試從語藝分析的角度探討何以曾紅極一時的手遊《旅行青蛙》會令玩家如此著迷。最後一篇則是江淑琳與張志堯的〈嘗試建構一個臉書使用者隱私風險係數:臉書使用者的態度與行為關係〉,該文聚焦於所謂靜態隱私與動態隱私兩類線上隱私揭露行為,並嘗試建構一個社交媒體隱私揭露的風險係數。 
 
本期出刊的同時,「AI、傳播與社會」專題仍在徵稿中,徵稿訊息請參閱本刊網站。本專題由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王維菁教授擔任客座主編,歡迎學界相關領域研究者惠賜稿件。《資訊社會研究》也將持續為推動資訊社會相關重要議題與現象之對話、交流而努力。 
 
《資訊社會研究》主編 魏然博士 2020 年 7 月 6 日 
 
X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