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編
ISBN/ISSN:16808428(35)
出版日期:2018-07-31
NT$ 237
NT$ 250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好評推薦
  • 目錄
  2018 年上半年度,在新任編輯團隊努力下,已逐步邁向國際化的腳步,並完成兩項重大目標。第一、建置陣容堅強之評審委員會,由 30 餘位國際傳播領域資深學者組成,肩負本刊的審查工作,為維繫期刊的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第二、新團隊為推廣本期刊的知名度,舉辦了諸多的「第一次」宣傳交流活動,包括 5 月份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的國際傳播協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18 年會刊登期刊廣告,並同時舉辦編委會交流活動。

 

       本期新增〈對話世界頂尖學者〉專題,以一種訪談對話形式,邀請在傳播科技領域知名學者與本期刊編委會,或有共同研究興趣的台灣學者進行對話交流,目的在於增加本刊內容的多樣性,拉近國際知名學者和台灣讀者的距離,把握最新的研究動向和焦點。本期首刊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播電影電視學系,陳文泓博士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陳延昇博士的對話。陳文泓以其經驗分享其跨領域學科對學術研究的助益與挑戰,以及研究者價值與社會貢獻的核心連結。她還點出華人學者面臨的矛盾處境,並提出身為一個研究人員需具備批判性能力、擁有自己獨特詮釋角度的重要性。

 

       本期四篇研究篇章,以「數位」、「科技」兩大關鍵字為核心,聚焦於媒體使用者與媒體結構的轉變,亦即從微觀和巨觀的角度來分析數位科技下對於個體和結構的影響。在個體層面上,陳志賢的〈數位媒體與社群平臺使用者之勞動分析〉,以剩餘價值為討論核心,檢視數位勞動的主體性與展演,進而提出使用者的能動性對經濟產製的貢獻。劉育成的〈隱私不再?-以身體為訊息作為隱私概念雙重性的社會實作理論觀點探究〉,整合技術哲學觀點和民俗方法學,藉由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穿戴式科技互動,探討科技和隱私之間的關聯,進而提出科技共構的特性。

 

       而在光譜另外一端的結構層面上,羅世宏的〈關於「假新聞」的批判思考:老問題、新挑戰與可能的多重解方〉,探究社群媒體對新聞產製的影響與挑戰,並提出因應假新聞的根本性解決之道。鄭志文的〈中國大陸 OTT TV 的 GVC 分析:以騰訊視頻與愛奇藝為例〉,以全球價值鏈理論為討論框架,探討中國大陸視頻媒體產業蓬勃發展下,新型態的生產鏈組合方式等的結構性視角。

 

       借用陳文泓博士的說法,現在是做學問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這個好時代,本刊規畫了數位人文與傳播專刊、社交媒體與科學傳播專刊,歡迎各界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惠賜稿件。同時,也邀請各位傳播界的好朋友,繼續支持本刊、一起茁壯,共同創下資訊傳播研究新的一頁。

 

 《資訊社會研究》主編 魏然博士 2018 年 7 月 9 日

 

 

行動傳播研究

X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