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art and technology
作者:甘特.鮑利(Gunter Pauli)
ISBN/ISSN:9789865470937
規格:

平裝,石頭紙印製

出版日期:2024/05/20
NT$ 333
NT$ 350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 內容試閱

直到花上十多年的時間,慢慢地,我才發現這塊土地蘊藏的多樣性瑰寶。

 

  竹房屋、咖啡衣、石頭紙、出版與教育、解決海洋塑膠湯……

  藍色經濟倡議家甘特,在推廣永續經濟路上與台灣夥伴們的獨特學習,從商業模式的建立開始,推廣「零排放」與「藍色經濟」,發現台灣所具有的自然、藝術與科技力量。

 

  這一切始於40年前甘特與施振榮展開的情誼。他們在1983年的「世界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結識,一同為公共利益推展了多項倡議,在永續經濟觀點與「王道」管理風格的相互學習與滋養下,激盪出邁向未來的力量。

 

  本書描繪甘特.鮑利這段獨特的學習,並分享他所收穫的啟發與所見人們「內在的財富」,提供他的洞見與懇切的盼望:為了更好的共同未來盡一份心力。

 

我們迫切需要經濟轉型,不以增長作爲唯一目標,我們的消費模式和生產技術必須在地球的自然限度內進行。

 

 

本書特色:

1. 藍色經濟創始人以自身經驗出發,從自然、藝術與科技等多重層面探討台灣在永續發展方面不可忽視的力量。

2. 以真實案例佐證,看見零排放的實踐與可能性,以及甘特如何透過人際網路的相互支持來推動永續發展。

3. 本書內頁以石頭紙印製。

作者簡介

 

甘特.鮑利 Gunter Pauli

甘特因在高速成長及創新服務的專業領域領銜,與對先進技術的顛覆性預測, 1989年就奠定了「淨零排放」標準,作為工業發展的目標,獲得公眾肯定。後續他的著作《藍色經濟》(2009年)更被聯合國、產業和世界各國政府採納為標準。他的教學授業,亦獲得學生極高的評價。

 

甘特投資和管理數間策略性商業公司,以完整的專利架構為基礎,為技術及生態導向的產業建立了新的商業模式。他在創新和永續經濟成長領域有著豐富經驗,能辨識有潛力的案例並將這些遠見轉化為投資機會,迄今,已在兩百個專案,投資了五十億歐元以上,並創造了三百多萬個工作機會。

 

有賴於他堅持不懈地的努力與穩定的投資,一些新創的想法不但沒有半途夭折,反而已從概念轉變為全球性的產業。他經常向非政府組織伸出援手,助其進一步實現目標;若發覺還沒有人提出想法或採取行動,他也不吝創建新的組織,為人類的共同利益而付諸行動。

 

甘特已撰寫超過二十五本書,詮釋了他對地方和全球的經濟、管理、科技及環境的批判性分析,同時,提供了他從政策建議到投資的第一手資料的研究中,所得到的獨到見解及實用的創新解決方案。

 

甘特還是六個孩子的父親,曾居住過四大洲,精通七種語言。

推薦序 有遠見的藍色經濟倡儀家:憶我與甘特四十年的友誼/施振榮
自序
引言  台北之路
第一章 商業的力量:Multitech的第一份政府合約
第二章 管理的藝術:邁向產業化之路
第三章 研究的力量:工業技術研究院
第四章 永續領導的力量
第五章 出版的力量
第六章 教育的力量
第七章 自然的力量:竹藝之美
第八章 能源的力量:將塑膠轉化為燃油
第九章 紡織的力量:創新的纖維
第十章 紙的力量:造紙不用水和樹

真摯推薦

從學生領袖到國際綠能專家,甘特.鮑利活躍四大洲,影響多國能源政策。這位暢銷書《藍色革命:愛地球的100個商業創新》的作者,在新作裡,細述從八十年代起,參與宏碁、工研院,乃至綠能產業發展的心得。英文版為台灣在國際上發聲,中文版帶領讀者跟他一起走過台灣活力勃發的四十年,讓人對自己產生信心,繼續樂觀拚搏。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第一屆世界十傑當選人甘特.鮑利,藉由書中的故事,他分享一路走來推動藍色經濟以及零碳排的理念。他透過創新與創意的方式,與合作夥伴攜手共創價值,終能將理念有效落實,為世界帶來嶄新的契機。我相信這些實際的案例,將能帶給年輕人更多啟發,並將引領世界未來發展更美好。

──林鼎鈞/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71屆總會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