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文與社會科學 >亞洲現代性與批判思想系列

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

  • 作者:賽胡先·阿拉塔斯(SYED HUSSEIN ALATAS)
  • 編者:
  • 譯者:陳耀宗
  • 出版日期: 2022年02月09日
  • ISBN:9789865470197
  • 頁數:408
  • 庫存狀況:正常
  • 定價:NT$ 480 元
  • 優惠價: 95折 NT$ 456  
    廠商價: NT$ 480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其他通路:

 


不賣命工作,就是懶惰?

懶惰的究竟是不屈服於殖民資本主義的土著,還是一旁坐享其成的西方殖民侵略者?

 

  《懶惰土著的迷思》是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討論去殖民東南亞研究和亞際研究的經典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探討16世紀至20世紀間,西方殖民者將殖民地土著視為懶惰民族的意識形態建構。在卡爾·曼海姆和知識社會學的基礎上,阿拉塔斯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構建殖民地土著形象,以及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強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

 

  這部發表於1977年的經典之作,旨在解構這個「懶惰土著的迷思(神話)」,並替這個形象除魅,是系統性批判殖民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知識的早期典範。用阿拉塔斯自己的話說,這本書的課題便是:「糾正單方面加諸於亞洲土著及其社會的殖民觀點......對馬來西亞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則歷史研究習題:殖民時期的馬來人形象迫切需要被糾正,因為這個形象依然在部分有影響力的非馬來人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影響了部分馬來知識分子。此形象只要繼續存在,就會損害民族融合的努力。這個形象也導致馬來人在就業上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視:一些雇主避免聘用馬來人,因為他們認為馬來人懶惰。許多人也認為,馬來人天生不具備經商能力。這一切觀念都是源自於殖民時期的馬來人形象。」

 

  本書的討論對象涵蓋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印尼,超越現代民族國家界限和藩籬,思考群島(nusantara)共有的豐富多元文化、思想和傳統,以及這些文化如何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後遭到扭曲。在殖民主義依舊魅影幢幢的現在,本書作為一本「去除殖民心靈」的經典,具有深刻的解放意義,歷史地回顧與批判殖民主義的來龍去脈,並檢視殖民統治賴以存在的前因後果。

 

本書特色

1. 1970年代吹響批判西方帝國/殖民主義號角的經典之作,為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最重要著作的亞洲首次「無刪改」譯本。

2. 特別收錄賽胡先?阿拉塔斯之子賽法立·阿拉塔斯為本書撰寫的中譯版序言。

3. 挑戰西方帝國/殖民主義針對馬來世界具有剝削性的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4. 對抗殖民主義論述,重建被殖民者自我形象與民族自信,看見被殖民者的真實面貌。

 

共同推薦(依筆劃序)

 

·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王賡武 /中研院院士、唐獎漢學獎得主

·林建國 /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林開忠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副教授

·高嘉謙 /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張錦忠 /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陳光興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主編

·陳瑞樺 /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黃子堅 /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紀蕙 /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蔡秀敏 /東南亞歷史學者

·蔡明發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教授

·魏月萍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副教授

 

專文推薦

 

·本書是分析殖民東方主義公然運作的實例名著。作者阿拉塔斯可謂是最早提出「從殖民主義價值觀中解放出來是文明之舉」的東南亞學者之一,並對學院中所教授的社會科學基礎提出過批判質疑。阿拉塔斯受訓於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彼時,社會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究現代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起源,故本書對懶惰土著迷思的全面研究,徹底展演了被殖民者如何受誘導並吸納西方學術話語,進而更不加以懷疑其資本主義的根源。──王賡武/中研院院士、唐獎漢學獎得主

 

·《懶惰土著的迷思》無疑是一部恩古基稱之為「去除殖民心靈」的著作,具有深刻的解放意義,阿拉塔斯藉歷史考察介入政治批判,他的重要指涉始終沒有脫離他所身處與關心的政治現實。這可能也是重讀《懶惰土著的迷思》最令我感動卻又不免心情沉重的原因。──李有成/中研院歐美所前所長、本書導讀

 

·賽胡先?阿拉塔斯寫作這本挑戰殖民主義對東南亞土著建構的卓越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五年之久,而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所創造和強化的土著形象卻依然長存於今時今日的亞洲,故本書仍相當具備現實意義。希冀透過中文版的出版,阿拉塔斯教授所倡導的思想能夠觸及更多關心殖民和後殖民主義的讀者。──黃子堅/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

 

國際評論

 

·在阿拉塔斯的《懶惰土著的迷思》一書中,最尖銳的抨擊之一是針對那些在自己的思想中複製殖民意識形態的馬來西亞人,這個意識形態製造並維繫「懶惰土著」的理念。在若干教人想起法農非難民族資產階級的段落中,阿拉塔斯指出殖民資本主義的遺緒如何殘留在新近獲得獨立自主的馬來人的思想中,將他們局限在「殖民資本主義的思想」的類別裡──換言之,他們在方法上並未自我意識到與發現到階級屬性對思想造成的影響。──薩伊德(Edward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東方主義》作者

 

·阿拉塔斯的開創性作品《懶惰土著的迷思》揭穿了歐洲殖民國家對於東南亞被殖民者所建構的破壞性迷思和成見。阿拉塔斯是後殖民研究的先驅,與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和薩伊德等學者齊名。──《新加坡無界》(Singapore Unbound

 

·阿拉塔斯的《懶惰土著的迷思》一書討論了馬來西亞獨立後的馬來人領導層濫用殖民資本主義行政方法的問題。除非這本書的主題被現任領導層認真對待,否則馬來西亞將繼續進一步滑向落後。──《記憶》(Ingatan

 

·阿拉塔斯挑戰了主流敘事,從被殖民者的角度審視了東南亞被殖民者被貶低的形象。──《全球亞洲》(Global Asia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賽胡先·阿拉塔斯 Syed Hussein Alatas

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曾任新加坡大學馬來研究系創系教授、馬來亞大學校長、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首席研究員。也是馬來西亞多元族群政黨民政黨的創黨主席。長期關注殖民主義、貪腐社會學、伊斯蘭思想、發展中國家知識狀況等問題。著作多本,包括《貪腐社會學》(1968)、《東南亞的現代化與社會變遷》(1972)、《伊斯蘭與社會主義》(1976)、《懶惰土著的迷思》(1977)、《發展中社會的知識分子》(1977)、《貪腐的問題》(1986)等。

譯者簡介
陳耀宗 Tan Yau Chong

馬來西亞檳城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畢業。2000年開始專職從事翻譯、審校與編輯工作,並曾在學院兼任翻譯課講師。譯作以文史類專書與論文為主,兼及小說與詩。

審校簡介
蘇穎欣 Show Ying Xin

馬來西亞柔佛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博士,目前為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暨語言學院講師,研究興趣為東南亞歷史、文學與知識生產。譯有新加坡作家亞非言(Alfian Sa’at)的《馬來素描》。

目次

中譯版序| 賽胡先·阿拉塔斯思想脈絡中的《懶惰土著的迷思》/賽法立·阿拉塔斯
導 讀 | 《懶惰土著的迷思》的當代意義/李有成
導 論
第一章 | 萊佛士時代以前的馬來人形象
第二章 | 19世紀末至20世紀英國人的馬來人形象
第三章 | 17世紀至19世紀的菲律賓人形象
第四章 | 18世紀至20世紀的爪哇人形象
第五章 | 懶惰形象與相應現實
第六章 | 19世紀與20世紀初的殖民資本主義及其對勞工的態度
第七章 | 菲律賓人的懶惰
第八章 | 殖民形象與民族性研究
第九章 | 馬來人關於勤勞與懶惰的概念
第十章 | 「精神革命」與馬來人的懶惰
第十一章| 馬來民族性的扭曲
第十二章| 土著商人階級的消失
結 論
參考書目
縮 寫
索 引
審校後記| 作為思想的馬來世界/蘇穎欣

相關附件

下載 試閱檔 / 考題與解答下載教學投影片

同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