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期刊 >資訊社會研究

資訊社會研究 第32期(期刊)

  • 作者: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編
  • 編者:
  • 譯者:
  •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31日
  • ISBN:16808428(32)
  • 頁數:
  • 庫存狀況:正常
  • 定價:NT$ 250 元
  • 優惠價: 95折 NT$ 238  
    廠商價: NT$ 250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本刊從這期開始,有二項改變。首先,推出專題。專題是領導學術發展、建立期刊核心定位的積極作法。社交媒體(又譯社群媒體)自問世以來,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也屢屢成為社會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社交媒體造成友誼網絡的情境崩解(context collapse)、動員大眾參與社會運動、備受爭議的情緒感染實驗、以考慮個人偏好為主的演算法進行資訊過濾所形成的同溫層,及最近因美國大選而受到矚目的假新聞。社交媒體及其引發的現象,是資訊社會重要的議題之一,本刊規劃「社交媒體專題」,邀請林淑芳教授擔任客座主編進行徵稿,最後錄取五篇。如林教授在專題導論《社交媒體研究-回顧與展望》中指出,以不同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檢視社交媒體,是現階段社交媒體研究的關鍵,也是此次專題企圖達成的目標。有關五篇文章的主旨,請參考林教授精彩的導論。

第二,為更簡潔與精確呈現期刊主旨,並與中文名稱一致,將期刊的英文名稱由Journal of Cybe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修改為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本刊由林慧斐教授擔任客座主編的「行動傳播專題」,收到非常踴躍的投稿。接下來有兩個專題正在進行。資訊與傳播科技的發展,對新聞領域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促成獨立媒體的興起,尤其在亞洲國家。本刊規劃「獨立媒體專題」,邀請林照真教授擔任客座主編。擴增實境遊戲「寶可夢」席捲全球,及虛擬實境遊戲的出現,迫切需要全新的數位遊戲研究,檢視背後的成因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本刊規劃「數位遊戲專題」,邀請黃厚銘教授擔任客座主編。誠摯邀請投稿。

《資訊社會研究》副主編 陶振超  2017年1月24日


本期目錄

專題導論:社交媒體研究—回顧與展望 / 林淑芳

數位語藝批評與文本探勘工具─以反核臉書粉絲團形塑幻想主題為例 / 曹開明、黃鈴媚、劉大華

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 / 毛榮富

社交媒體政治性使用行為與公民參與之研究 / 王嵩音

你怎麼加臉書「好友」?連結策略與感知社會支持及心理幸福感的關聯性 / 林日璇

社交網聯情境下的健康體適能學習與知識建構—臉書社群媒體介入研究 / 戚栩僊、葉乃靜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附件

下載 試閱檔 / 考題與解答下載教學投影片

同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