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系列叢書=
能源問題究竟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可以從勞工的處境,讀到能源系統的另一番故事?當社區遇見能源科技,會併發出什麼火花?到底什麼樣的能源科技與政策,能夠適合此時此地的我們?面對能源議題,公民如何展現其力量?
氣候變遷、核電存廢、輻射安全、能源自主...... 環顧當下,鮮少有議題可以像能源議題一樣,引發公眾如此熱切而又持續的關注,各種對社群未來的想像也競逐在這些沸沸揚揚的討論之中。正如「Power」一字既指「能量」,又有「權力」的意思,當代公民對能源科技的討論,其實也正在重新建立「科技」與「民主」的關係:能源議題已把我們從「培養公民科技素養」帶往「公民共同參與科技」的路上。
藉由科學家、工程師、能源科技從業者、社會政策研究者與民間團體的多元觀點,本書邀請讀者共同勾勒科技公民社會的藍圖。
目錄
推薦序:永續,是我們的責任 曾志朗
編輯序 范玫芳
單元一:再生能源科技在台灣
單元導讀/陳永平
氣候變遷與永續能源/徐遐生
太陽光電可以替代核電/黃秉鈞
綠色能源之風力發電機示範系統/戴德炫
單元二:能源政策
單元導讀/李河清
台灣能源政策探討與永續發展/梁啟源
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展:社區風電的運作模式初探/林子倫
邁向綠色經濟的新能源政策典範/趙家緯
單元三:能源科技的健康爭議
單元導讀/林宗德
為什麼STS需要勞動社會學?/Paul Jobin
3.11事故後的輻射防護/Paul Jobin
單元四:能源、適當科技與公民參與
導讀/范玫芳
能源自主:公民如何可能?/胡湘玲
「適當科技」:如何讓科技適合於此時此地的人?/陳信行
太陽能,如何能?──民間參與「養水種電」的故事/陳惠萍
作者簡介
編者群
范玫芳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林宗德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河清
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教授
陳永平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陳榮泰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目次
推薦序:永續,是我們的責任 曾志朗
編輯序 范玫芳
單元一:再生能源科技在台灣
導讀/陳永平
氣候變遷與永續能源/徐遐生
太陽光電可以替代核電/黃秉鈞
綠色能源之風力發電機示範系統/戴德炫
單元二:能源政策
導讀/李河清
台灣能源政策探討與永續發展/梁啟源
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展:社區風電的運作模式初探/林子倫
邁向綠色經濟的新能源政策典範/趙家緯
單元三:能源科技的健康爭議
導讀/林宗德
為什麼STS需要勞動社會學?/Paul Jobin
3.11事故後的輻射防護/Paul Jobin
單元四:能源、適當科技與公民參與
導讀/范玫芳
能源自主:公民如何可能?/胡湘玲
「適當科技」:如何讓科技適合於此時此地的人?/陳信行
太陽能,如何能?──民間參與「養水種電」的故事/陳惠萍
相關附件
下載 試閱檔 / 考題與解答下載教學投影片
同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