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正光、陳板/主編,張維安/總主編
ISBN/ISSN:9789869622080
出版日期:2019-01-31
NT$ 332
NT$ 298
remove
add
最新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好評推薦
  • 目錄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3

 

  客家聚落是客家文化得以具體呈現的基地,過去以兩三百年的時間形成了臺灣的客家聚落,也因客家聚落的形成改變了臺灣的族群關係,進而漸漸形塑了一個個面貌殊異的地方社會。


  本書精選九篇論文,分別從不同的學術研究取向解析臺灣客家與地方社會的歷史發展梗概,以此閱覽族群邊界內外的多元互動關係,探討的地方社會詭譎多變,但也有歷史脈絡可循。有的能從公文書、公告書以及私人族譜統計出族群消長的關係,也有從都市計畫的觀察中親眼看見對於客家聚落理想境界的刻畫,卻終於僅剩安慰人心的殘山剩水。

 

  現在,臺灣客家聚落的歷史風貌似乎已越過了歷史高峰,普通但是美好的風景似乎也一去不復返,現代都市(計畫)與現代建築的出現,客家聚落風貌愈來愈黯淡,終於到了必須立法保存維護以及活化利用的階段,但是,未來的臺灣客家聚落將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關於「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本主題叢書的出版構想,源於客家委員會的學術委員會,目標是將分散於各學術期刊的優質論文,依主題性質加以挑選、整理、編輯,重新編印出版,能讓國內外客家研究學者乃至一般讀者,迅速掌握過去學術界對該主題的研究累積,通過認識臺灣「客家研究」的各種面向,理解臺灣客家社會文化的諸多特質,作為國家與客家族群發展知識基礎。叢書,除了彙整臺灣客家研究的各主題(特色),也望能促進學、政雙方,乃至臺灣民間社會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未來。

主編

 

徐正光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籌備處主任、考試院考試委員。

 

主編

 

陳板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現任浪漫台三線專案辦公室文化總監。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文建會公共藝術諮詢委員、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客家電視執行長等職。研究專長為客家文化資產、臺灣客家文化。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總主編

 

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作者群──

 

黃卓權 廣泰成鄉土史田野研究室負責人

賴志彰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智欽 國立宜蘭大學退休教授

韋煙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林雅婷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教師

胡家瑜 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林欣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李翹宏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洪馨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許嘉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退休

陳麗華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羅烈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編者及作者介紹
學術研究與客家發展:《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主題叢書序/張維安
《客家聚落與地方社會》導論/徐正光、陳板
從版圖之外到納入版圖:清代臺灣北部內山開墾史的族群關係/黃卓權
從二次移民看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發展/賴志彰
方言群的空間分布特性與歷史地理區域形塑之關聯性探討:以楊梅及新屋地區為例/張智欽、韋煙灶、林雅婷
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胡家瑜、林欣宜
清代番地治理與族群地權關係:以鳳山溪流域的竹塹社與客家佃戶為例/李翹宏
臺灣南部六堆「界限」的再思考:一個人類學觀點的分析/洪馨蘭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許嘉明
從忠義亭到忠義祠:臺灣六堆客家地域社會的演變/陳麗華
客家聚落的歷史與再現:臺灣新竹六張犁的當代鉅變/羅烈師

X
瀏覽紀錄